street-sign woes in Nanjing

Even more InTerCaPiTaLiZaTion — the horror!

新街口地下通道路标乱套了 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09:10 龙虎网

【龙虎网讯】路名标志不全;该标箭头的不标;违反民政部规定,路牌上用英文拼写地名;同一路牌上,有的路名用汉语拼音,有的却用英文……这些怪现象都出现在新街口。昨天,南京市政协委员薛正毅与快报记者一起,给这个南京市最繁华地段的路标挑刺。薛正毅感叹,如此混乱路标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是南京创建文明城市的不和谐音。

  地下用英文,地上是拼音

  新街口广场地下过街通道刚启用不久,地下所有指路牌清一色标注英文。如中山东路路牌下加一行EastZhongShanRoad;洪武路路牌下加一行HongWuRoad;王府大街路牌下加一行WangFuAv-enue。但一出地下通道,迎面新百门前的中山东路路牌标注的却是汉语拼音ZhongShanDongLu。

  淮海路地下过街通道内的路标同样较乱。从中央商场门前下去,迎面就看到一块大路牌,上面标有带箭头的两个地名,其中大洋百货用的是英文GrandOcean;三元巷用的却是汉语拼音SanYuanXiang。不远处另一块路牌上,中央商场用的是英文CentralEmporum;淮海路又用的是汉语拼音HuaiHaiLu。

  公共场所路牌到底该用英文还是汉语拼音?薛正毅委员当场用手机打电话给南京市地名办咨询。一位邱姓女士答复说,地下通道路牌应该用拼音,国家民政部明确规定,标准地名必须一律用汉语拼音拼写,不得使用英文及其他外文拼写地名。她特地引用 2003年5月26日民政部颁布的文件规定:“设置街(路)巷(胡同)标志、楼(院)门牌(单元牌、户牌)、景点指示标志、交通指示标志、公共交通站牌等;标准地名是指街、路、道、巷、胡同、里、弄等名称”必须用拼音。薛正毅不客气地说,新街口出现这么多加注英文的路牌,其实是赶时髦的念头在作怪。店名、产品名称都爱起个洋名,路牌加注英文似乎就能与国际化接轨了。

  地下通道少了“四号”标志

  站在新街口广场地下通道中心,四周有4个大出口,分别标有5、6、7、8等四个黄底白字的大号字,十分醒目。在5号出口处,左侧墙壁写着“4号,中山南路、东方商城”;右侧墙壁写着“5号,汉中路、王府大街、金鹰国际商城”。这两处路牌字较小,走近才能看清。薛正毅指出,5号出口处应在左侧加上一个黄底白字的大号4字,那样就方便了。

  在这一通道的8号出口处,路牌标注的是中山东路,但走进这一出口却有左右两处通向地面,向左是中山东路,向右则通向中山南路。薛正毅说,前天晚上,他本想经此出口到中山东路,上去才发现走到了中山南路。他说,该通道4个出口地面都在新街口广场拐角上,地下灯箱指路牌应严格与地面路名相一致,并画出指路箭头。他是南京本地人,都分不清,要是外地游客,更不方便了。

  新街口地下通道路标乱套了 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作者:赵诚

(来源:现代快报)

writing Nanjing dialect forms — anecdotes

老南京土话是“shao”,不是“sao”
2005年01月15日11:24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本报探源南京土话的讨论继续进行中。一句简简单单、批评别人做事不规矩的“五二歹鬼”,就引出了十五六种写法,使人不得不感叹南京话的独特魅力。昨天,本报再度开通热线84636578,商讨南京话中,形容人话多、嗦的“sao”应该怎么写。没料到,市民讨论“sao”的热情更胜过 “五二歹鬼”!“sao”字许多人基本上天天都讲,可究竟怎么写,却难倒了不少人,也弄出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麻烦。市民陈先生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都会把一天发生的种种琐事记录下来。可是每遇到“sao”字,陈先生就犯了难,只能用拼音代替。陈先生说,有时候翻翻自己的日记本,那个用拼音代替的“sao”字,就像害了牙病的人口中的蛀牙一般扎眼。后来,陈先生索性自己造了一个汉字,左边口字旁,右边是一个“绍”字,聊以代替这个“sao”字。某中学的赵同学对不知“sao”写成哪个字造成的麻烦也深有体会,平时在MSN、QQ上聊天或者给朋友发短信,遇到了要写“sao”字时,赵同学只好用别的字临时替代,可随便选个字,还真闹出过笑话:“有一次,我给一个朋友发短信,说她真嗦,写成了‘你真骚’,引起了朋友很大的误会!”“sao”是南京人常用的口头语,可是不知道是哪个字,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引起了老南京们的注意,许多人对此还颇有研究。昨天下午,很多老南京一打进电话,就纠正了对“sao”的一个误读。家住城南门西地区的王桂珍女士、家住集庆门的张友清、家住升州路的吴先生等十几位老南京说,其实“sao”应该读成“shao”,而且还带个儿化音。“早些年,老南京都是这么说的,只不过发展到后来,年轻人偷懒,说话图快,又不喜欢说卷舌音,就念成了sao音。”市民顾守淮的看法则颇带有学术味道,他说, shao是江淮方言里的发音,后来南京话把它吸收过来了。之所以念成shao,主要是其意为人说话多,“饶舌”,而“饶舌”又可以说成“舌饶”,汉语拼音是(sherao),南京人讲习惯了,就把两个音合成一个音,成了“shao”。为了证明自己所说是正确的,顾守淮还举了个例子。早晚的发音是(zaowan),但在南京的方言里,为了省事,发音也演变成,南京人经常会问,“(早晚)zan天气怎样啊。”也是这个道理。那只是一种发音的省略,并不对应什么具体的字。这种现象,犹如北方话中的甭,其实是“不用”(buyong)两个字的连读一样。更多的市民则在电话中就“sao”应该写成哪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民戴江群、孙文等人认为,该字应该写成“韶”,具体哪个字虽然有争议,但“韶”字最有可能。市民李志清认为应该写成“绍”,家住虎踞路的王珍珠则认为该写成“嗖”。王珍珠女士的解释颇有意思:“一般来说,都是女人话多,姑嫂、媳妇之类的人最‘sao’了,所以我想‘sao’的右半边该是 ‘嫂子’的‘嫂’的右半边,旁边是口字旁,代表是说话!”老南京们众说纷纭,“sao”究竟怎么写,还没有定论,本报今天下午3点以后继续开通热线 84636578,欢迎您来发表对“sao”的写法和来源的看法。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实习生 杨阳

  特别提醒

  歇后语稍后推出本报这几日关于南京土话和南京歇后语的讨论征集活动异常火爆。每天下午三点开始,两部热线电话84636577、84636578就响个不停,一直到晚上。短短三天,光是歇后语,老南京们就给记者提供了数百条。由于版面有限、记者精力有限,因此本报决定先集中力量进行南京土语的讨论,老南京歇后语征集稍后进行。届时,本报将再度开通热线,敬请读者关注本报,谢谢!编者(编辑 五木)